六月的日子我在補習班度過,每天十幾個小時與書本奮鬥,
好像,
很無趣;

也好像,很有趣。

每天能讀完一定的份量,一次又一次加強自己的實力,
這種感覺真好。

其實一直到考前一週我都還沒有信心我會比學測進步,
但是到了最後一週的時候,
我發現我的心情好像很開心,
有一種踏實的感覺,自己一定會進步的感覺,
於是,我收尾!

把給一科做漸進的結束,
上帝給我的時間剛剛好,不多也不少。


不過我記得,六月,我發現了一個祕密。
這是一個我早就知道卻沒有很確定的秘密,

那就是,我喜歡寫!

我喜歡筆下的小人物小故事大道理,
我喜歡筆下的熱血奔放揮灑青春,
我喜歡筆下的安靜默默享受人生自在自適,
筆下,
寫盡風花水月與刻苦銘心,

讀的時候,內心總有份讚嘆與感動,
這種感動,我把它稱之為「感性」,
我好像,有一丁點感性!


有一天,我讀到項脊軒志的時候竟然有點想哭,
明明只是在複習古文40篇,
明明已經讀過好幾遍了。

後來我有想過為什麼,可能是,當我以欣賞的角度慢慢看,細細嚐,
不是想著讀書考試,
我就會發現一些我不從體會過的!

現在講求快,交通快,網路快,閱讀也要快,
但是很多的文學經典需要慢慢的看,
用時間換專注,用專注換心得。

歸有光寫思念母親,用的是乳母的話,
寫母親期許,母親說:
「吾兒,久不見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類女郎也?」
看到兒子這麼努力向學,她給了兒子一個象笏,
一個象笏,代表家族的光榮,代表期許,也是欣慰!
所有的一切就像在昨日,母親已過世許久,歸有光不禁落下了男兒淚。
我也是。

期待自己有所發揮實現夢想,
即便不被別人看好依然相信自己並保持努力,
原來許許多多注入夢想的心志,早在老久以前就令人動容。

最後的補記最讓我一言難盡,真的是想哭。
他寫的好淡好淡,好平靜好平靜,
卻讓我的腦中一一浮現當時的場景。

「余既為此志,後五年,吾妻來歸;

時至軒中,

從余問古事,或憑几學書。

吾妻歸寧,述諸小妹語曰:

「聞姊家有閤子,且何謂閤子也?」

其後六年,吾妻死,室壞不修。
其後二年,余久臥病無聊,乃使人復葺南閤子,其制稍異於前。
然自後余多在外,不常居。

庭有枇杷樹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;

今已亭亭如蓋矣。」

我試想...
一個小女生嫁到歸家,
看到丈夫有一個讀書的小閣子,
女孩不禁常常踮著腳,帶著愉快的步伐跑來丈夫的閣中,
笑著,甜著,跑到老公右邊,又跑到老公左邊,
指著桌上的書:「裡面寫些什麼啊?你看的入迷!」
「喔!這個呀,就是古人說........」

又或是,女孩坐在椅子上,
丈夫粗糙厚重的手握著她細緻精巧的手,
一筆,一劃,寫下一個個毛筆字。

女孩回娘家時,常常笑笑的跟姐妹們講:
「我先生有個讀書的閣子喔!是我和他的秘密花園!......」

姐妹們好奇了,「什麼閣子啊?」
其實也是羨慕的。

時事變遷,事事難料,

庭院中的枇杷樹,是妻子過世那年,親手,種下的;
現在,已經高大的像把傘了,
情人傘,可以遮住歸有光,也可以遮住她的回憶吧!


我覺得自己也很有趣,
寫國文歷屆考題竟然頗有感觸。

中國五千年文化一脈相承的血液,
終究是流入多少情感多少歷練,
漢字,記下了人們的生命。

而我想我是喜歡的。


每次看有不同的感受,每個人讀有不同的感動,
鍾敬文說的好:
「文藝的賞鑑,本來是件不容易的事,這又何必咄咄見怪?
自己解說了一番,心裡也就釋然了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yes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